【自閉症兒童的一般性特徵】

言語特徵

一、迴複言語
就是複誦他人話語的行為,這是自閉症孩子較常出現的典型特徵,常給人答非所問的感覺。可以分為兩部分:

1.即刻迴複語:當對方說完話後,立即重述對方的話。包括對方話的內容、語調到聲音,有的孩子能忠實的複誦。例如,媽媽問孩子:「你要吃麵包或漢堡?」孩子可能會說:「要吃麵包或漢堡。」;又如老師問孩子:「昨天媽媽帶你去哪裡玩?」他可能會回答:「去哪裡玩。」

2.延宕迴複語:經過一段時日,有的孩子能重述原說話者的內容,可能是片段,也可能全部內容。例如,看過某一個電視廣告或新聞報導,過幾天後,這孩子可以重覆其廣告詞或播報員播報的新聞內容。
有人認為自閉症孩子的回複語沒有意義,但也有人認為這些句子和他們所想表達的意思,或許有一定的相關性,尤其是延宕迴複語,看似與情境沒有無關,但背後可能隱藏著另一種意思,只是孩子無法用正確的言語來表示。
二、代名詞誤用
自閉症孩子對於「你」、「我」代名詞常會誤用,出現所謂「代名詞反轉」的現象,就像將「我的」說成「你的」、「我要」說成「你要」。例如,想吃蘋果時,可能將:「我要吃蘋果。」誤說成:「你要吃蘋果。」;看到自己的鉛筆時,將:「這是我的筆。」誤說成:「這是你的筆。」常常混淆「你」、「我」、「他」所代表的意義。
三、語法
自閉症孩子使用的語法較為單調,也較缺少變化,多使用名詞,在介係詞、語氣詞、連詞等,但抽象詞的應用有些困難;對於過去式、或現在式等時態變化較難學習;而複雜結構的句子對於他們來說,也較困難表達。例如,有的想去麥當勞吃七號餐時,常說成:「麥當勞、可樂、薯條、雞肉。」而一般孩子則會說:「我想去麥當勞吃有可樂、薯條、麥香雞的七號餐。」;看到媽媽
的筆時,自閉症孩子有可能會說成:「這是媽媽筆。」而較難說出:「這是媽媽的筆。」這樣的句子。
四、語用與社會化溝通行為
較少出現點頭或搖頭之類的非口語表達,也欠缺情感的表達能力,常缺乏臉部表情變化或是社會化溝通動作,如:握手、微笑。有的自閉症孩子較不懂得如何利用言語,去表達自己的需求,常是使用動作或手勢表達意思。例如,他會拉著媽媽走到門邊,代表請求媽媽帶他出去玩,但卻無法用言語表達。
五、語彙
最多的是名詞,且多為具體事物之名稱,其他動詞、介詞、情緒詞、形容詞、、、等,有應用上的困難;有的孩子則常用名詞構成溝通句子,例如:「姐姐,背背!」
六、語音
有些自閉症孩子說話聲音會異於常人,音調高低、音質、節奏、音量、、、等,顯著與他人不同,較為單調、少變化。
七、語意與流暢度

自閉症孩子最常使用的語彙就是名詞,較無法將所見到的或體會到的感覺轉換成語言,所以少有抽象言語出現,反倒常多是片段,斷斷續續的對話。例如,看到妹妹跌倒流血在哭,想告訴媽媽時,有的會說成:「妹妹,哭。」有的孩子也有重覆語出現,例如,剪指甲說成「剪剪」、牛奶說成「奶奶」。

八、類化能力

這是自閉症孩子較大的問題。他們較一般孩子缺乏綜合與類化能力,無法自己造句,而是重覆他人的話語;學會一種表示方法就只能在一個情境中運用,卻無法在不同情境推理使用。例如,知道老師在教室講台上說話代表「上課」,但若是今天是校外參觀,老師在科博館介紹自然,有的自閉症孩子就很難理解,這也是一種「上課」方式。
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缺陷
溝通技巧與策略不足
有時候,自閉症的孩子雖有溝通意願,但受限於溝通技巧不足或策略的不足,常讓人不知他們想要做什麼。他們則常藉著動作與人接近。如:耍脾氣或自傷行為,可能是要食物;用手指門,可能表示想出去。
社交交互作用能力不足、人際關係疏離
害怕擁抱等的身體接觸、忽視他人存在、較少參與遊戲、不喜歡結交同伴、不太會模仿、不知道如何抒解病痛或情緒、較一般孩子缺少眼睛接觸、讓人感覺沒有同情心、學不會如何分擔憂愁喜樂、遊戲時較難瞭解遊戲規則。
特殊偏異行為
一、自我刺激行為:不斷搖晃、轉動、拍打身體部份器官,不一定會產生傷害,可是足以妨害日常生活的適應。分為以下幾類:
頭部
不斷搖頭、點頭、轉頭、抓頭髮。
臉部:
盯視、伸舌、扭轉嘴唇、牙齒發出聲音。
手部:
部份手指不停晃動、擺動雙手或將手指作成其他形狀。
身子:
不停搖晃身子、激烈跳動、緊抱自己、扭轉雙手置於耳後。
其他:
尖叫、聞自己身體的味道、公然手淫。
二、自傷行為:有的自閉症孩子會反覆不斷或習慣性地傷害自己,類型有:
1.用身體部位撞擊堅硬東西,或用拳頭打自己,如:用頭撞牆、用拳頭打頭
2.拉扯身體部位,如:一直拉頭髮
3.吃進去的東西又不斷的嘔吐出來
4.吃不能吃的東西,如:吃自己的排泄物
三、固持行為或強迫行為(同一性行為)
自閉症孩子常會拒絕改變,對於某些事情特別執著,喜歡將熟悉的事物保持固定的狀態下,即使孩子對此事物沒有特別興趣,但若強行取走或改變,會反映出極度不安情緒。常見的固持行為舉例如下:
1.離開教室或進入家門都依循某些固定儀式;一定走同樣路線回家、吃飯時一定坐同一個位子;玩某一單調缺乏變化的遊戲,如:將撲克牌一張一張整齊的黏貼起來。
2.玩小汽車時,不照正常方式把玩,而是不斷用手轉動車輪;瞇著眼睛對著光線;目不轉睛看著旋轉唱片;特別喜歡某種機器轉動的聲音;用手觸摸特殊材質的衣服、頭髮。
3.堅持要穿某一種顏色的恤;隨身一定要帶著某樣小東西;只吃固定的食物,有的甚至對於食物的烹煮方式、口味特別挑剔。
4.家具擺設、學校教室環境佈置、座位安排固定,睡覺睡一定的位置。
5.重複問同樣的問題,如:遇到人固定要問他的住址、名字;看到對講機就一定非要對著對講機報出的名字不可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資料擷取於  http://www.dale.nhctc.edu.tw/se/at/at1.htm
 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